第200章 五国城看守严密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00章 五国城看守严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0章 五国城看守严密

  地窨子住起来哪里比得上有火炕的屋子舒服,夜间灶里的火熄了,不知怎得又来了寒气,地窨子里的温度随之降了下来,将熟睡中的安维轩生生的冻醒过来,将皮褥子裹了又裹依旧觉的寒冷,辗转反侧之际,还能听到有狼嚎的声音自远处的林子里传来。

  不止是安维轩,连柱三、刘栓与几个押解的金人差伇也冻醒了过来,不得己又生火取暖,裹紧被子的同时纷纷咒骂天气。

  及至第二日天明,一众人起床收拾妥当,填饱肚子后继续赶路。

  会宁府北面只有一条流向东北方向的大河,女真人将其唤做混同江。安维轩知道金代的会宁府就是后世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阿城区,所以这混同江便是后世的松花江,会宁府沿混同江下游向东北方向行至胡里改路治所所在,有五百余里的行程。

  会宁府至木兰这一段路程地势平坦,时常可以见到有零星的女真人部落和耕种过的田地,当行到木兰段后地势陡然险要起来,只见木兰向东这段江面南北两岸皆是山峦,冬日里江面封冻,原本是天堑的混同江再也不是天险的存在,而是一道畅通无阻的大道,极有可能会威胁到会宁府的安全,所以驻于此处的女真部落也多了起来。

  白日里午间天气渐暖,安维轩可以看到结冻的江面己呈融化之势,想来正如那差伇所说要不了多长时间,混同江便要开江了。

  为安全起见一行人皆是行走于江边,免得不慎坠入江中,岸边由于山上积雪融化水流流了下来,使得路上泥泞非常,行走起来也是颇为不便。

  一路上,与这会汉话的女真差伇混的熟了,知晓此人唤做别喇忽,在会宁府做差伇有十多年了。

  第五日下午,正于江边行走,旁边的柱三向远处指去:“官人,前面那处城池是不是五国城?”

  安维轩尚江面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有城池轮廓模样出现,心底计算了一下,每日行走大约百余里,按理来算前面应是五国城无疑。

  看着远处的城池,那女真差伇别喇忽点头道:“副使大人,前面就是胡里改路的治所了!”

  五国城,也唤做五国头城,地名的来历须从辽五国部谈起。之所以有五国之称,是因为辽国圣宗时,居住于混同江流域的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米里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附辽,所谓的五国,其实就是松花江到黑龙江流域里五个较大的部落而己,未必有多少人品,但占地广呐。

  越里吉部所在的地方位于沿江的最上游,五国头城便以此为名。

  距离近了,安维轩才看清,这五国城依混同江岸边而建,在五国城的西面还有一条河流注入混同江,而五国城正座落于这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据押解的金人差人别喇忽说,这条汇入混同江的河流名为穆丹江,“穆丹”二字在女真话里是为弯曲的意思,所以穆丹江也被称为曲江。

  穆丹江?牡丹江?

  难不成这穆丹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安维轩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课里讲过,牡丹江就是注入到松花江中的,而松花江在金代叫混同江,那么这条唤做“穆丹”江的河一定就是牡丹江。

  安维轩还记得,书上说囚禁赵佶父子的地方就是后世黑龙江依兰县,依兰县就位于松花江与牡丹江的交汇处,五国城就座落在那里。

  如此记载没有错的话,眼前这座小城就是五国城无疑。

  好在现在天气还算寒冷,江面虽然开始融化但还能承住人和马匹行走在江面上的重量,安维轩一行下了马,与马匹拉开了距离,为怕冰面开裂落水,每个人都用手牵着同一条长绳子,俱是小心翼翼的牵着马匹在江面上行走,直到上了岸才松了口气。

  岸边,安维轩打量着眼前这座城池,只见此城方圆不过五里,城不够高更不够险,占地面积还没有江南寻常的县城大,但此时安维轩想起的是囚在这座城池之中的亡国之君,心中难免感慨万千。

  华夏历代更迭,鲜有赵宋亡国时所受的屈辱,更是成了华夏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

  徽宗赵佶己于绍兴五年驾崩,只余赵桓等人被看押在那里,想来今晚便能看到那个亡国之君了,想到这里安维轩心情更是难以平静。

  于西门进了城池,安维轩于行走间打量了一番,只见这小城占地面积不大人也不算多,虽不能与江南相比,但人来人往却也算得上是热闹,远非是自己想像中的那种不毛之地。

  行走间,安维轩向那懂汉话的金国差伇问道:“今夜我等宿于何处?是不是要将我等交与五国城驻军,与先前抵达的宋人囚于一处?”新听言,别喇忽微微一怔,笑着说道:“副使大人想必误会了,宋人皇帝不囚于此地,此地也不是五国城。”

  “不囚于此处?这里也不是五国城?”

  安维轩记得,前世自己看过不少书,书中都记载着五国城位于后世依兰县城城西,并有遗址为证,难不成这记载有误?

  “胡里改是扼守混同江通往会宁府的咽喉要道,如何能成编管囚犯之地?”别喇忽反问道,又说道:“此处是胡里改治所,宋人皇帝被囚于治所以南九十里的土城,我等也要将副使大人也要送到那里编管,才算完成使命。”

  当日,安维轩一行人于胡里改治所驿馆安歇,及至次日出五国城南门在那金人差伇的带领下沿牡丹江溯流而上向南行去。

  牡丹江正如女真话“穆丹”一样,整条河流弯弯曲曲。

  行到下午,安维轩隐隐约约看到前方一个小城。

  当安维轩看到那个小城时,那懂汉话的金人差伇拿马鞭指着前方说道:“副使大人,前方那座小城是五国城的前哨,后方那处大点的城池便是五国城,宋人皇帝便囚禁在那五国城里,在五国城的前后左右间隔数里,分布着四个小城,城中驻有军卒,以备看守。”

  行得近了些,安维轩看到前方果然如这金人差伇所说,在这小城的后面见到一座大些的被唤为五国城的城池,在那五国城的东西方向又各有一个小城,间隔三、五、七里不等,将那五国城完全的包围了起来。

  其次这座大些的城池,南、西、北三面被牡丹江包围起来,东面也有一条河流,除此外东、南、西三面又被群山环绕,唯有北面可以进出。

  周围三面环水、远处群山环绕,即有山河之险,又有围城之固,堪称与世隔红的理想所在,从地理上来说此处简直就是囚禁人犯的绝佳之地,特别是像赵佶、赵桓父子这种重量级的囚犯。

  见这差伇对此处了若指掌,安维轩问道:“你对此处这么熟悉,难不成此前便曾来过?”

  “小的幼时便在这城中,居住这附近的谋克,还是我少时的朋友!”别喇忽答道,接着细说道:“自从大金国灭了辽国,又攻占了宋国的北方,将原本许多生活在这里的人迁到了新占据的宋辽旧地,这五国城也无甚大用处便荒芜下来,却也正好来用来囚禁你们宋人皇帝。”

  说到这里,那别喇忽又说道:“副使大人去五国城前,先要随小的去孛堇八打曷千户那里走一趟,办理过交接,小的才好回会宁府交差!”

  安维轩点头应允,同时也在打量这座五国城与周围驻军的小城,只见这五国城不似中原城池那般方方正正,而是依地势而建,呈不规则形,至于城池方圆多大一时还看不出来。

  行走间,距离最南面那处小城近了,那小城上负责瞭望的士卒见有人来,用女真话喊了几句,身边的别喇忽立即用女真话回了几句,那小城上的士卒便不再理会安维轩一行人。

  位于五国城东边山坡下的那处小城距离最远,行了好长一段时间直至临近天黑,才到达那处有兵丁把守的小城。

  小城看起来不大,但安维轩打量了一下,屯守个两千士卒倒不在话下。

  负责看管五国城宋人君臣的猛安孛堇八打曷千户,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虽说年纪大了但却不见多少衰老之态,在交接时上下打量了一番安维轩,神情甚是倨傲说了几句令安维轩不懂的女真话。

  随即那孛堇八打曷身边有会汉话的通译向安维轩说道:“我家千户大人问你姓名藉贯,为何会被送来这里?”

  安维轩明白,这女真人千户验明正身是假,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怕才是真的。

  就在安维轩将要说话之际,那随在旁边的别喇忽用汉话向那千户孛堇八打曷说道:“这位安副使是南朝宋国出使我大金的贺生辰使,被陛下扣押了下来,临来时,岐王殿下与驸马大人都曾吩咐过小的,要小的一路上照顾好副使大人,更教小的传话与千户大人,要千户勿要怠慢了这位副使大人……”

  原本一脸倨傲的孛堇八打曷神情一滞,操着令安维轩不懂的女真话向那别喇忽问了几句,在得到了答复后,与旁边的通译用女真话吩咐了几句,便回向后宅。

  这时,那通译说道:“副使大人,我家千户大人说了,今日时辰己晚,明日再带副使大人前往五国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