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374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4章 大灾之后有大疫

  完颜乌禄前来拜访,只不过拜访的对像不是安维轩,而是身为迎伴正副使者的耶律安礼与许霖。

  正在与安维轩对弈的许霖只得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棋子,道了声失陪与耶律安礼忙去迎。

  前后足有小半个时辰,许霖转头回来连带耶律安礼也一同随来,又将副使郑藻请来,倒也不避讳安维轩,将完颜乌禄来的来意说与安维轩听。

  第一件事是完颜乌禄将得自安维轩馈赠的茶具与首饰盒,俱数送了回来,请耶律安礼与许霖献与皇帝完颜亮,口口声声称此物非人臣者当享用之物。

  对完颜乌禄的举动安维轩明白得很,显然被完颜亮去岁先杀太宗子孙,后杀辽越国王完颜杲一系子孙,接连一通滥杀吓坏了胆子,以此示弱来保全自家的性命。

  第二件是近来辽阳连降暴雨,城外百姓屋舍尽数泡在水中沦为灾民来城中避灾,因灾民数量过多无处安置,故而请驻留馆驿的使节挪至留守府安置,征用馆驿来安置灾民。

  北地寒冷,百姓多居住在地窨子里,这些时日天降大雨洪水侵灌地窨子成了水井,百姓难免不沦为灾民。

  听明二人意思,郑藻将目光投向安维轩,意思由安维轩做主,毕竟他郑藻只是个副使,况且安维轩与金人的关系一向打点的很好。

  明白郑藻的意思,安维轩向耶律安礼与许霖说道:“江山社稷当百姓为重,安某听任尊便,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事实上,以金强宋弱、金君宋臣的局面,安维轩只能客随主便,话说当年出使金国的宋人官员被金人晾在一旁,置之不管的也大有人在。

  “我二人以为,东京辽阳百姓受灾,留守大人所议甚是。”耶律安礼应道,又拱手道:“只是要委屈二位使者大人,实有些觉得失了礼术……”

  “二位大人言行甚善!”安维轩不动声色的称赞道,又说:“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之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当日,使节人员搬离辽阳驿馆,安置于留守府中一处院落。

  ……

  刚刚安置妥当,那边有人禀报:“二位使者老大人,留守大人前来拜访!”

  没想到完颜乌禄能来拜访,安维轩连忙说道:“快请!”

  完颜乌禄不是一个人来的,耶律安礼与许霖二人随在一旁当然是有避嫌之意,进门便很是抱歉的说道:“二位使者远来,本当极尽优待,未料辽阳生有水患,以致百姓无处安置,只得委屈二位使者大人了。”

  安维轩应道:“王爷客气了,民为社稷之本,王爷以民为重,方才是万民之福。”

  说完之后,宾主各自落座,闲叙了几句,完颜乌禄便要离去,毕竟完颜乌禄与安维轩也没有什么聊的。

  安维轩起身相送,送到门前只说道:“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王爷要做好防疫,更好设法筹备到足够的粮食,以防百姓食用不足……”

  安维轩话只说了一半,但完颜乌禄心中明白得很,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粮食成了最重要的问题,无粮可食的百姓天知道会做出什么举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粮吃的百姓会爆发出战斗力。

  所以,那句大灾之后有大乱可不是说说的,历代王朝农民起义大抵是这么个缘故。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完颜乌禄自幼锦衣玉食,身为皇室子弟人生起点高,开始做官就是二品起步,自然没做过亲民官,有些不大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见完颜乌禄有些迟疑,许霖忙说道:“王爷,安正使所言不错,灾后有疫,故不可不防。”

  点了点头,完颜乌禄离去,但从态度上可以看出,其对此并不以为意,

  ……

  过了几日,城外的水患渐渐褪去。

  为了出行,耶律安礼派人出去控查路况,探查的士卒回来禀报城外依旧有些积水,道路也很是泥泞,特别是北边浑河河水水位依旧较高,还渡不得河。

  不一日,完颜乌禄再次来访,只不过这次神色较为急促,除了耶律安礼、许霖二人同来外,还有两个郎中模样的人紧随其后。

  见完颜乌禄神情有几分焦虑,安维轩问道:“王爷今日来访,所为何事?”“安正使,城中有人得了疫病。”

  大抵是觉得此事由完颜乌禄来说会有些尴尬,为了照顾完颜乌禄的面子,许霖开口说道。

  “什么病?王爷可曾请郎中确认?”安维轩问道。

  到了这个时候,完颜乌禄也顾不得面子,问道:“听闻安正使出身于杏林世家?”

  安维轩很是谦虚的说道:“小使家中世代悬壶济世,唯有小使做了读书人,没有习得家中祖传之术。”

  完颜乌禄说道:“几日前得安正使提醒,听得安正使话语,想安正使家学渊源对医术还是有些了解的。”

  “虽说家学渊源,但小使实是不曾涉及,小使身边有个师弟倒是跟随小使的父亲学了十多年医术,想来对王爷能有所帮助。”听完颜乌禄的意思是来求助,安维轩只说道,又唤道:“柱三,过来见过王爷!”

  那边柱三得了吩咐忙行了过来,向完颜乌禄行礼。

  辽阳城中发生疫情,完颜乌禄为什么会来询问安维轩,自是有其原因的。话说女真人未立国前本身只是原始部落社会,灭亡辽宋,才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一个原始社会,脑补一下都知道女真人的医疗水平是个什么模样,谁家有人生病了,请个萨满围着火堆跳个大神了事,至于跳过大神后是生是死,只能听天由命了。

  便是灾亡宋辽掠走了些御医郎中,也就只是宫廷里的医疗水平有所改善,至于寻常百姓得了病来还是继续享受跳大神的享受罢。

  完颜乌禄知晓本朝医疗水平是个什么模样,故而来向安维轩问计。

  见过礼后,柱三实话实说:“小民以前是学医的,随了我家官人以后,便将医术放下了。”

  “学了十年医也算不短了。”随来那个郎中模样的人说道,又向完颜乌禄说道:“宋人医术远高于我朝,想来这位使者或许能帮到王爷。”

  完颜乌禄点了点头,与那郎中模样的人吩咐道:“大斜也,你与这宋使说说此次发病患者的病情。”

  那郎中得了吩咐,说道:“现下发病者有两种病状,第一种是体温升高,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症状,经我等诊断为痢疾之疾。

  另一种是发病者起病大多缓慢,最开始发热并伴有全身不适,管力,不想饭食,并伴有咽病、咳嗽。随后病情逐渐加重,体腹涨如鼓,温渐渐升高并且畏寒,退热时极少出汗。有病情好转着体温下降,腹胀逐渐消失,偶有便血症状出现,此病是为何种病症,我等尚未确认。”

  柱三虽说与安维轩做了长随,但是有学医的底子在那里,况且以前与坐堂师兄见多了病症,颇有几分根底,思虑片刻后说道:“依我看,这第二种病极有可能是为伤寒,但只临床探望,望闻切问过后才能有定论。”

  “柱三,莫要空口无凭的说白话,去探望过病者才有定论。”安维轩很是不耐烦的说道,随即又吩咐道:“小心仔细了,将口罩、手套之类的防护家什带上,莫要染了病。”

  完颜乌禄也觉得安维轩说的有道理,吩咐那郎中带柱三前去探望,之后又向安维轩问计到:“安大人,眼下辽阳城中生出疠疫,我等应当如何应对?南朝若发生此事,又是如何应对的?”

  思虑片刻后,安维轩说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杜绝鼠患,焚烧亡者尸体。”

  安维轩也是说道:“大灾之后百姓没得了食物,为了活命,也顾不得尊严体面恶不恶心了,死狗、死狗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肚子塞,草根树皮吃没了,就吃老鼠,甚至人吃人也不少见。特别是绝对不能让百姓吃老鼠,发现有死亡人口立即焚烧,方才能将疫情减少到最低限度。”

  觉得安维轩这一套说词颇有些新鲜,完颜乌禄不禁问道:“为何?”

  安维轩应道:“灾荒之年,连草根树皮都被百姓吃了,老鼠也没吃的,只能吃埋在地上的尸首,老鼠本来就无所不食,故而体内藏疫,灾后以尸体为食,身上疫病更多,它们在穿行在百姓生活的地方,常会排泄含有疫病的粪便尿液,污染百姓食用的水源粮食,随时有将疫病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更不要还有人吃老鼠,尔后食用老鼠之人发病,使疫病在百姓中传播……”

  完颜乌禄在史上也算是有些作为的皇帝,更得有“小尧舜”的美誉,自然与寻常皇帝不同,听了安维轩的话,意料到事情的严重性,又问道:“眼下辽阳己经发生疫情,又当如何阻挡?”

  对于防疫一事,饱经后世全方位立体化信息浇灌的安维轩自然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汉书中就曾对疫情提出过隔离之法,民间一旦发生疫情,就让患病的人与健康的人分开居住,由朝廷免费给患病的百姓提供药物。在晋代,朝廷更还规定,官员家中若有人感染时疫,即便官员本人没有感染,也要在家中居住观察,不许上朝。

  而瘟疫常从民间兴起,常是一村一县的感染,若发现瘟疫,官府直接封村封县,只进不出,官府会派出郎中察看疫情提出应对之策,并向疫区百姓提拱白粥与草药。

  至于染疫去世者的尸体此时己不适用于入土为安,必须焚毁掉,先要顾及活人,控制瘟疫,而且不止要将染疫去世者焚毁尸首,连同死者生前所有的器物都要一起焚毁,防止疫病传播,甚至有许多家族因疫病而绝户的,就直接将房子一起毁,若是全村尽数死光的,就将村子也一并烧掉,以绝疫情散播。”

  听得安维轩一番言论,完颜乌禄不禁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有个侍应的小底未经通报进得屋来,只禀道:“王爷,您快回府看看,王妃病倒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